依据SWOT分析可以得到四种可供选择的战略,依次是:SO战略、WO战略、ST战略和WT战略。比如SO战略,是对企业发展最有利的战略,要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优势,把握外部的机会;再如WO战略,就是利用机会,克服劣势等等。
赵鹏同学认为这样一个工具为企业分析、制定战略提供了一个公式化的方法,让大家制定战略时不再一筹莫展。
5、孙益民
浙江川禾新材料有限公司创始人、总经理
孙益民同学首先介绍了马斯克的个人经历,他认为对马斯克过往的分析,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特斯拉。
特斯拉最主要的威胁有两点:
一,是来自中国友商的竞争压力。
任何行业,一旦被中国完全进入,可以在10年内把它颠覆掉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,一个个行业,一项项技术,正在被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攻克。通讯行业、基建、高铁、互联网、光伏风电,无一例外。
所以他认为,发展到今天,新能源车并没有短期不可逾越的技术门槛,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互联网销售平台,可以造就一大批新能源汽车厂家。
二,是来自于美国政府的约束。
特斯拉是一个美国公司,不可避免受到美国政府约束,但特斯拉要想拥抱世界,首先要拥抱好中国。
6、秦宝波老师
清控至道教育副总裁
在同学们分享之后,清控至道教育副总裁秦宝波老师做出了总结,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。
秦老师犀利地指出,特斯拉在定位其企业发展路径的时候,反映在格局上的就是企业愿景和使命。这点从特斯拉和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理想、小鹏和蔚来的企业愿景比较上,就能窥见一二。
特斯拉的愿景是“加速全球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”,这个愿景乍看跟汽车企业并不契合,但却跟它的业务相匹配。因为除了汽车板块,特斯拉还有约20%的收入来自于非汽车板块,比如太阳能和储电设备。
并且,马斯克把公司的名字从特斯拉汽车改成了特斯拉,也从侧面说明了马斯克想要做的事情绝对不是单纯的造车,而是推动地球从各个方面实现能源的可持续,也就是去碳。
试想一下,在未来,如果特斯拉真的能实现太阳能发电、储电和汽车用电的闭环,也许零碳能变成现实。
再来看国内汽车公司的愿景和使命。
蔚来的愿景是“追求美好明天和蔚蓝天空、为用户创造愉悦生活方式”;小鹏汽车的使命是“用科技为人类创造更便捷愉悦的出行生活”;理想汽车的品牌使命是“创造移动的家,创造幸福的家”。
通过不同的愿景和使命,我们就能知道,这些公司到底是从哪些维度、以何种定位来做未来的事业,所以这点大家要尤为关注。
内部研讨会的最后,秦老师还转达了贝翰文大学教学主管副校长对全球数字化管理学者·DBA项目首期班学员的高度赞扬。
鉴于全部学员都高质量地完成了第一门课的学习,副校长看到了每位学员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,所以对同学们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。
此次内部研讨会上,每位同学的资料和研究角度都不同,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同学能够多方位思考,充分地优势互补,看问题也就更全面。
最后,希望我们所有的学员,能在全球数字化管理学者·DBA项目的学习过程中,相互竞争,相互学习,共同成长,在工作中将所学所用化为实践与拼搏,点亮属于自己的一片天。